常见百科

肱骨外上髁炎用麦粒灸法
发布时间:2022-12-19 15:58:24

      现代医学认为,反复屈伸肘腕关节及前臂旋前、旋后过度是发生本病的直接原因。其局部病理改变是前臂伸肌腱的反复牵拉刺激,引起部分肌纤维撕裂和慢性炎症或局部的滑膜增厚、滑囊炎等。因慢性损伤、出血后机化而形成纤维组织粘连,活动肘关节时,粘连被牵拉而产生局部疼痛,并可沿挠侧伸腕短肌方向放射。中医学认为,肱骨外上炎,本病多因人们在劳动中肘腕部受到强力震荡或反复屈扭,肘部长期操劳,损伤气血,风寒湿之邪积聚肘部,以致筋脉损伤,痰血内停,经筋络脉失和不通而成。

方一1.取穴压痛点。、

       2方法 用隔药灸法。患者屈肘90度,手臂平放于桌上,在压痛点做皮下局麻,5分钟田棉签蘸取大蒜汁涂抹施灸部位,将少量肉桂粉拌人艾绒,搓紧捻成高约1.5cm的圆锥女柱,底部大小视压痛点而定;置艾娃于压痛点上用火点燃其顶部,待燃尽后再用棉签蘸取大蒜汁抹净所灸部位。依此可灸3壮或5壮,以受灸部位皮肤呈现棕色或淡黑色和边缘出现小水疤为度。3个月左右灸疮脱痴后,经上述治疗原施灸部位或边缘仍有压痛者,在该压痛部位按上述方法补灸1次。

方二1.取穴 压痛点。

       2.方法  用隔姜灸法。患者取端坐位,肘关节平置于桌上,局部常规消毒,将生姜切成2mm薄片置于压痛点上,将艾绒做成小指腹大的艾灶,放在姜片上施灸。当患者感到灼痛时,医生用两指按压周围皮肤,以减轻病人疼痛感,每次灸5~7壮,症状减轻不明显者,于10天后复行1次。

方三1.取穴 压痛点。

      2.方法用麦粒灸法。患者取坐位,屈肘以手拱胸,充分暴露肘部,不可随便移动和更换体位。寻找肘关节部位最明显的压痛点作为施灸部位,用75%酒精消毒,再在痛点上涂少许凡士林。用艾绒制成麦粒般大小的艾灶,放在痛点上点燃,艾娃燃尽再换上1壮。灸时若有烧灼痛,医者可用手指在穴周围轻轻摩擦,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而减轻疼痛。共灸7壮,后用75%酒精消毒灸处,无须包扎。嘱患者已服生冷腥味食物,肘部不可用水洗,以防化脓威染。一般1星期后即痊愈。若1星期后仍有痛感,再灸之。

方四1.取穴  曲池、手三里、手五里、肘骸穴。

       2.方法   用温针法。患者呈端坐位,曲肘90医者以半寸毫针直刺曲池、手三里、手五里、肘骸穴,进针0.4寸,施补法得气后留针,后将适量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点燃施灸,待艾绒烧完后除去灰烬,1分钟后再捏适量艾绒在针尾上点燃施灸,待艾绒燃尽后,除去灰烬,再留针10分钟后起针)嘱患者治疗后勿过度劳累。